出品《新視界》深度報道組 鳳凰網科技
作者 | 徐碩
編輯 | 趙澤
微信編輯 孟莎莎
核心提示:
1.寧德時代在產業鏈的布局集中在正、負極材料及電解液的供應商,而在鈷鎳礦等三元材料方面(鎳鈷錳酸鋰、鎳鈷鋁酸鋰)上布局較少,但這部分卻是新能源電動車主要材料。寧德時代不得不用投資的方式加速跑馬圈地,來彌補布局不充分引發的擴產需求。
2.對于寧德時代等鋰電池供應商來說,只有加速布局鋰電池產業,才有可能在接下來的鋰礦漲價周期中,頂住成本壓力,確保產品價格的穩定性。
3.寧德時代建立的鋰電王國并非無懈可擊,由于電池成本占比太高,太核心,車企很難將“身家性命”綁定在一家供應商身上,必須有備選方案。不少車企開始投資動力電池企業,大眾汽車、特斯拉更是宣布將自建電池工廠,主機廠在加速“去寧德化”。
4.長期來看,寧德時代的“霸主”地位時時面臨挑戰。對于已經站上萬億市值的寧德時代來說,接下來的戰爭將更為艱難。如何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才是寧德時代面臨的最大挑戰。
這意味著,車企對車載動力電池的需求也會同步增加。要滿足動力電池的需求,鋰礦作為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自然也變得緊俏。
今年以來,碳酸鐵鋰價格持續上漲,報價達到17~18萬元/噸,而去年同期也不過才4萬元/噸,一年時間價格上漲了3倍多。
(圖:一家鋰電池企業的生產車間。)
對于寧德時代等鋰電池供應商來說,只有加速布局鋰電池產業,才有可能在接下來的鋰礦漲價周期中,頂住成本壓力,確保產品價格的穩定性。
這也是為何自2020年12月起,寧德時代就開啟了加速擴張的步伐,投資超過735億元擴產了6個電池項目,同時在福建、青海、廣東等地規劃了8個電池生產基地,電池產能共計接近500 GWh。
據韓國新能源分析機構SNE數據顯示,寧德時代已連續四年排名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的首位。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上,寧德時代也是獨占霸主地位,其8月裝機量達到51.7%,排名第二的比亞迪則僅接近17%。
不過,從電池角度看,曾讓寧德時代引以為傲的三元鋰電池正被磷酸鐵鋰電池所追趕。2021年上半年,中國動力電池的裝車量達到52.5GWh,其中三元鋰電池約占總量的57.4%,同比增長近140%,而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約占總量42.3%,同比增長近370%。
“電動汽車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只有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的新技術,才能更好的刺激市場神經。”一位接近寧德時代的分析師表示,比如減少三元鋰電池的產能、推出鈉離子電池,都是為了更好的搶占市場,“鈉離子電池也可以作為鋰電池的補充存在。”
即便如此,寧德時代也不得不考慮綜合毛利率的持續下跌。2017年-2020年,寧德時代的毛利率分別為43.7%、36.3%、32.8%、29.1%,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進一步下降至27.8%。
寧德時代對此表示,公司的毛利率下降趨勢與行業發展保持一致,隨著產能的釋放,未來毛利率將保持在合理水平。
“量越大、毛利率就會越低,不過總體收入會上漲。”光大證券分析師表示,對寧德時代來說,最重要的是應對生產原料漲價帶來的成本和定價的變化,要在成本控制上領先于人,才能保住龍頭的地位。
寧德時代正在成為“新能源界的另一個騰訊”,足跡幾乎遍布了整個新能源領域。
據鳳凰網科技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以來,寧德時代已經投資超過50余家企業,布局涵蓋動力電池、充換電、鋰電池智能制備制造、自動駕駛等新能源及出行領域。2020年7月21日,寧德時代還專門成立子公司寧德時代產投,加強產業鏈投資布局。
(圖:今年6月17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動力電池一期項目正式投運。)
2021年9月底,寧德時代宣布收購加拿大鋰礦生產上Millennial的全部股權,作價3.77億加元(約合19.2億元)。Millennial從事收購、勘探及開發鋰礦,其產品主要用于生產鋰電池正極材料;與此同時,寧德時代還通過參股公司天華時代,以15億元的價格獲得了非洲鋰礦項目Manono 24%的股權。
10月中旬,寧德時代又將目光投向了磷礦,與湖北宜化達成合作,雙方擬成立合資公司,推動磷化產業轉型升級,其中寧波邦普(寧德時代控股)持股65%,湖北宜化持股35%。而磷酸、磷酸鐵是磷酸鐵鋰的原料,在新能源汽車的帶動下,未來前景廣闊。
除了多方布局,寧德時代還先后成為了多家基金的LP,目前已經向高瓴資本、中金資本等機構累計出資數十億元,投資涉及來鋰電池及材料、新能源、新材料、芯片、醫療、消費等領域。
看起來寧德時代遍地開花,在鋰行業擁有足夠的話語權,但其在產業鏈方面的布局尚未打通全產業鏈,也就導致其在大宗商品面前,并無定價權。
鳳凰網科技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寧德時代在產業鏈的布局上,集中在正、負極材料及電解液的供應商較多,而在鈷鎳礦等三元材料方面(鎳鈷錳酸鋰、鎳鈷鋁酸鋰)上布局較少,但這部分卻是新能源電動車主要材料之一。
或許為了增強產業鏈話語權,寧德時代不得不用投資的方式加速跑馬圈地,來彌補由于布局不充分引發的擴產需求。
而只有保持足夠強勢,競爭壁壘足夠高,寧德時代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維持龍頭地位或者提高市場占有率。
盡管在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的龍頭地位不可撼動,但技術的迭代更新早已成為各大廠商的根基之戰,如比亞迪的刀片電池、LG的四元鋰電池,都在提醒寧德時代不可掉以輕心。
雖然在鈉離子電池的布局上,寧德時代先人一步,但能否真正實現商業化落地,還有待時間驗證。
(圖:7月29日,寧德時代發布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
據寧德時代202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營收達到441億元,凈利潤達到45億元,其中80%的營收來自動力電池。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主機廠入局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的天花板也愈發明顯。
多位行業從業者表示,由于電池所占比重太高,太核心,車企很難將“身家性命”長期綁定在一家企業上,必須要備選方案:自己做電池或者找到另一個供應商。
“車企做電池在滿足車規級電池方面會更具優勢,比如品質把控,智能化工廠等方面。”汽車行業分析師李爽表示,像比亞迪等,電池除了自用,還可以給其他車企供貨。這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原本動力電池產業玩家的市場份額。
寧德時代亟需找到動力電池以外的新的增長點。從寧德時代的投資布局中不難窺見,儲能正在成為其重資的另一個賽道,儲能業務帶來的營收也從2019年的6.1億元,增長至2021年上半年的46.9億元,營收占比從1.3%增至10.7%;從毛利率看,與動力電池的持續下跌相比,儲能業務的毛利率則在穩步上升,達到36%。
“儲能將是下一個10年確定性藍海市場,隨著鋰電池成本的下降,鋰電池儲能也會迎來爆發式增長。”國信證券分析師表示,到2030年儲能市場可達到1.2萬億元以上,遠超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市場。
而從全球范圍來看,歐洲正在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海外也將成為寧德時代無法拋棄的新戰場。
2021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境外收入達到102億元,超過了2020年全年,占公司整體營收比重達23.14%。
目前寧德時代已在歐洲啟動了產能建設,在德國的首個海外生產基地也將于2021年底前投產,據悉該工廠生產的電池可在4小時內為德國全境汽車企業供應電池。
也就是說,如何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才是寧德時代最大挑戰。
【社會觀點】 《盤點》——《女心理師》的那些槽點【每日必讀】 對人心軟,但在大事上理性的星座,不會感情用事,善于權衡再三【獨立評論】 靠自己,才能贏...